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
![]() |
400 - 027 - 1258 |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工商代理代理记账评估审计会计培训财经资讯资讯中心延伸服务联系我们 |
![]() ![]() ![]() ![]() ![]()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资讯 >> 土地财政审计事关“第五个现代化” |
土地财政审计事关“第五个现代化”2014-08-19 11:42:31 来源:武汉一站通工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2890次
首次对全国土地财政审计“家底”的大审计将于本周开始,两个月后,审计报告将披露各地土地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一些人或许会因此离开现在的位置。 前两轮中央巡视发现的腐败问题中,土地财政审计和房地产赫然在列。武汉注册公司此次全国土地财政审计,难免让舆论场联想到会有一大批官员因“卖地”而丢官甚至锒铛入狱。但其实土地财政审计,并不仅仅在于反腐,而在于摸清土地财政的“家底”,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扭转“卖地为生”的畸形发展思路,促其走上健康发展的“新常态”轨道。 土地财政审计产生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财源不足。在GDP至上的发展思路下,地方政府要发展,且面临着中央地方事权不对等,土地财政就成了地方见猎心喜的汩汩财源。就根源而言,财税体制的不合理,政绩考核指标设计的偏颇,是土地财政变得非理性的主因。问题是,作为地方治理的责任者,滥用土地财政,并将其的不合理发挥到极致,各地自然难辞其咎。 一是各地治理者滥用公权力或出卖国有土地,土地财政审计或按照拆迁条例而非物权法强行征地拆迁。前者,造成地价推升的开发成本高企,导致楼市泡沫化;后者对公平交易造成戕害,导致社会群体事件频发。在公权力主导下的土地财政利益最大化,构成了市场理性到社会理性的双重沦丧。 二是土地财政审计导致政府收入畸高,卖地即有钱的财源就近取材方式,致使政府富而民穷,亦抑制了民营资本发挥作用。由此而来的连环副作用包括,资金资源的大量浪费,腐败现象滋生,房地产畸形繁荣,经济结构失衡。 三是土地财政审计鼓励地方政府借债发展,花钱买增长率,各地无节制的投资热情,是基于把土地财政作为清偿债务的保险项。 四是土地财政审计地方政府的寅吃卯粮。一届政府将后任十几届政府的土地储备都消耗光了。卖地财政,是典型的“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败家子行为。 土地财政审计,要摸清土地财政家底,需要查处不法,挖出贪官。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化改革和制度性构建,堵住土地财政的漏洞,戒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理顺中央地方事权。简言之,既往之错要咎,未来路径要明。 首要之冲,土地财政审计土地红线要守住。有些土地已荒废多年,不管是开发商资金链断,或者囤地投机,以本次审计为契机,应该查明此类土地交易的过程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该收回的必须收回。“烂尾工程”亦要分清原因,所涉各种权益要依法保全,公权力的失渎职和贪腐责任要追究,投机资本也要付出法定和市场责任。 来自楼市和地方债务的压力测试,土地财政审计让地方政府明白一个道理:以往靠卖地发展、靠借债追求政绩的日子,已经难以为继了。中央“四风”整顿吏治以及猛药反腐,是政治举措;约束金融体制,明确地方债务责任,不给地方楼市突围空间,则是明确棒喝地方要更新思维,地方决策和执行的思路要跟上中央调结构的节奏。 土地财政审计,是釜底抽薪和正本清源。利用这次清查摸底,使各地发展思路递进到新的发展高度,即从传统的人治思维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对此,中央也给各地缓释可考核的压力,使其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这一目标。
相关文章
|
|
首页 关于我们 - 工商代理 - 代理记账 - 评估审计 - 财经资讯 - 资讯中心 - 会计培训 - 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672436456@qq.com - 在线QQ:158058297,776826750,672436456 鄂ICP备09028563号-2 Copyright 2021, 版权所有 www.88393869.com 网站地图 |